2025年9月,在上海前滩的一场行业峰会上,银行、保险、基金等金融机构的高管们齐聚一堂。与往年不同,这次大家谈论的不是利率或资产配置,而是一个新话题——“如何在小红书上做金融”。
十多年前的小红书还是一个专注美妆、旅游、消费分享的社区。如今,这个平台凭借生活方式内容的深度渗透,逐渐成为金融机构争相探索的全新阵地。
近年来,金融行业整体面临增长乏力:银行中收增速下降,基金散户保有量缩水,保险新单价值持续下行。低利率环境和资本市场波动,让传统打法愈发失灵。过去广告口号式的宣传——“利率上浮”“零免赔”——对年轻人已不再有吸引力,信用卡、基金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,最终只能通过价格战抢夺用户。
相比之下,Z世代更愿意在短视频、直播和社交社区里寻找可信赖的金融信息。他们不满足于冷冰冰的收益表,而是希望通过他人的真实经历来理解金融。
在小红书,一条“95后女生买保险避坑指南”笔记能轻松破百万阅读;一篇“基金定投日记”能引发同龄人的共鸣;宝妈博主的“家庭必备三份保险”分享,评论区直接变成了热闹的理财课堂。
平台数据显示,2025年前8个月,理财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142%,相关内容阅读量更是上涨229%。这些不是广告,而是基于真实生活的分享,却比广告更具说服力。金融,在这里被赋予了“活人感”。
小红书不仅提供了流量和场景,还逐步跑出了一套可复制的“金融打法”。
小红书的金融内容并不是平台强行推动,而是用户自发需求的自然生长。数据显示,2024年7月以来,金融类笔记同比增长80%以上,保险、基金、证券内容累计阅读量突破数亿次。金融品牌的入驻数量也翻倍增长,金融搜索月活更是提升73%。
这意味着金融正在从“交易时刻”走向“生活每刻”。金融内容不再是冰冷的数据,而是与旅游、消费、美食、教育等场景相伴,成为生活叙事的一部分。
对金融机构来说,小红书的价值不仅是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,更在于构建“内容—信任—转化”的闭环。相比砸广告、拼预算,在这里,金融品牌能够通过生活化分享与用户建立真实互动关系。
正如小红书相关负责人所说:“在这里,金融不是数字,而是生活中的伙伴。” 当金融遇见生活方式,小红书正成为金融机构触达新一代消费者的主场。在低利率和增长压力之下,这条从“种草”到“增长”的新路径,或许正是金融行业寻找突破的答案
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dogtopup,以全网最低价格购买小红书薯币。我们提供快速发货、安全支付、以及 24 小时在线客服支持。